随着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已经呈现出一种不可小觑态势。然而,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的构建与普及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车主们“一路找寻”充电桩的苦楚,我校20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黄梦彤同学及其团队最新研发的“基于风光互补发电的便携式交直流充电桩”解决了这个难题。
黄梦彤介绍说:“利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弥补了风力和太阳能在独立发电系统资源利用上的缺陷,以此作为充电桩的供电电源,比传统供电电源更加绿色、节能和环保。”同学们将控制单元、电池状态检测机构、整流逆变装置、Buck-Boost电路、稳压电路等部件集中在充电桩这个小巧的箱体里,有效解决了传统充电站建设成本高、布设不灵活、无法便携式充电等问题,可以满足用户在远离充电站时的充电需求。利用四阶段充电法对电动汽车蓄电池进行充电,有效提高了充电效率,降低了电池损耗;同时,基于智能家居的需求,实现移动终端监视与控制充电状态,利用蓝牙连接控制,可以实现随时监测电动汽车的充电状况以及当前周围状况等信息。
该项发明已成功申请国家专利,项目成果荣获2015年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辽宁省特等奖。《光明日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该项研究成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个热爱绿色、倡导环保的电动车主,只要装配一个小型充电桩,“说走就走的旅行”也会变得简单而现实。